出版日期:2014-01-27

2.5D/3D IC深度剖析

簡介

然而,如此的榮景正走向極限,不單是技術上的限制,更重要的是Moore’s Law所提及的製造成本的下降,在集成電路走向20nm以下受到極大的挑戰。綜合原因來自於設備造價高昂,製造過程繁複,良率容易受到更多變因等影響,因此目前的集成電路正走向3個不同的路徑。

其一就是上述的傳統微縮方案,估計2014年可以做到20nm產品量產,2015~2016年間達成16nm/14nm產品量產,雖然量產時程符合市場預期,但是價格仍會是半導體工業最大的隱憂。

其二是18吋晶圓解決方案(或稱450mm),透過基本的數學計算,在其他條件不變下,能夠節省目前主流12吋晶圓至少一半的成本,可惜的是,現實條件無法做到這麼完美,光是建18吋晶圓廠的成本就預計超過100億美元,且最基本的晶圓承載、運送等裝置尚未量產,更不用提從黃光到蝕刻等關鍵製程中的機台,有鑑於基本投資太過龐大,未來有能力建廠者全球不超過3家,對設備業者而言,開發風險大且回報不見得高,其實現的時間點預計將在2016年之後。

最後就是2.5D/3D IC,其好處是可以突破集成電路微縮的極限,且不同層晶片間可以選擇最適的製程節點,不但省下研發系統單晶片的成本,對於目前寸土寸金的行動裝置電路板中,也可起到節省空間的作用。雖然有上述的好處,但是2.5D/3D IC到目前為止仍有許多瓶頸,導致無法順利量產。

本專題的主要架構是闡述2.5D/3D IC的市場,從平面架構的IC的極限出發,而後闡述2.5D/3D IC的市場發展,當中包含目前所遭遇的瓶頸與解決方案,最後是各供應商的分析。

訂購單下載

宣傳推廣

新聞稿

固態電池商業化加速,硫化物電解質路線最受關注

固態電池因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,被視為「夢想電池」,近年隨著技術突破與產業化進展,這種 [...]

預估Blackwell將占2025年NVIDIA高階GPU出貨逾80%,液冷散熱滲透率續攀升

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,近期整體server市場轉趨平穩,ODM均聚焦AI se [...]

品牌加速佈局牽動折疊手機市占變化,2026年蘋果入局可能刺激市場爆發

根據TrendForce最新預估,2025年折疊手機出貨量將達1,980萬支,滲透率約1. [...]

H20出口解禁助益釋放需求動能,預估中國外購AI晶片比例回升至49%

TrendForce表示,美國政府有望允許NVIDIA恢復對中國市場銷售H20 GPU,政 [...]

Robotaxi布局深化,Tesla成美國市場擴大關鍵、中國廠商成本迅速下降

Tesla正在美國德州測試其自駕計程車(Robotaxi)技術,並有意拓展服務至舊金山灣區 [...]